前幾天回到家的時候,看到廚房洗水槽裡堆著 R 中午吃飯後沒洗的鍋碗,還有瓦斯爐上放著用過還沒洗的炒鍋。我看著已泡水的鍋碗,很自然的就選擇了可能會乾掉很難洗的炒鍋,刷好以後放回瓦斯爐上晾乾。 R 探頭進來看到鍋碗還放在那裡,有點驚訝的說以為我會洗掉。我聽了以後罪惡感上漲,就洗掉了,但其實心裡有點不悅。
當晚我跟 R 講到這件事,R 沉默了一下,說其實他也覺得累,這兩天他洗了衣服,因為衣服多的關係還分了兩次洗,還包含我們去買要放在陽台上的盆栽架也是他組好等等的,他這幾天白天也是到處跑。但他難過的還是我把這劃分為他的和我的,而不是我們的,他覺得有些孤單。
那時候我突然意識到,當 R 洗好衣服的時候我其實很感動,因為我喊著要洗衣服,但晚上始終找不到時間洗,某天回家後發現他已經洗好了,我覺得開心。但我彷彿只開心自己被服事,卻沒有想過他也需要協助,反而劃分了他應該做的事但他卻沒做,而且為此生悶氣。我當時真心覺得慚愧。
然後我上了 FACEBOOK 看到 PAUL STRIPP 發了一個關於婚姻的影片,提到在婚姻裡要學習說「不」,而說不的對象是對自己說,而不是對對方說。並說不是我們自己能持守婚姻,而是因為神,我們才能持守。就像車廠為什麼會提供保固?因為車廠知道車子不完美,一定會出問題,因此才會提供保固。神就像那個保固一樣,是在不完美的婚姻裡提供協助及維修,不是我們自己在持守婚姻,而是神。
我再回頭看了 R 一眼,覺得他真的很可愛,也覺得我們的婚姻之所以能持續到現在幸福指數還這麼高,他真的功不可沒……因為他很努力的付出,而且把我跟他牽在一起。
想一想,覺得對於夫妻間的「合一」,我真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