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在極度拆毀信心的狀況下信主的,在我沒有任何其他辦法,對自己的能力感到絕望的時候,神把我帶回教會。那段時光我學到,如果神不願意,我什麼都不會有。當然這也是確實的,只是在那之後,我放棄自己想要什麼的渴望,因為想要也沒意義…反正掌控權在神手上,祂不同意的話,我想要什麼都沒有用。
其實每次想到這個,心裡都有滿滿的怨氣。心裡的想法也是「算了,反正神那麼至高無上,我怎麼想有什麼重要的?隨便祂怎麼安排,我還是省點力氣吧!」
或許是因為心裡真的太傷了,所以當我發現我封閉自己的心十幾年,而那時候我和我有好感的弟兄也沒有發展的機會時,我才會忍不住在禱告裡破口大罵…
我雖然理智上知道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,並且我們不知道自己所求的到底會對自己或別人帶來什麼影響,因此要追隨神的旨意、學習放下自己。但我卻從來不曉得,那麼,覺得委屈的心、因此而來的傷痛,到底要怎麼面對?怎麼處理?感受並不是理性上一句冠冕堂皇的話就能消弭的…那個感受會存在心底,直到再次被誘發的時候,就像我之前感情的傷痛一樣。
抱著這個疑問,我還是繼續走信仰路,邊走邊經歷許多神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的事。我確信那是真實的,也確信祂總是給我更好、更適合我、我意想不到的,但心底那股被忽略的感覺還是存在著、憤怒著。
我再繼續追到根源,發現或許那也跟童年時經歷被家人遺棄的感受有關,以致於我會用同樣的感受去看待神,但這並不是神應該承受的。但即便如此,卻不代表我可以讓心裡的感受消失。
當我得到被資遣消息的當天,師母突然發給我這段經文
「以利亞對她說:「不要懼怕!可以照你所說的去做吧!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來給我,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做餅。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:壇內的麵必不減少,瓶里的油必不缺短,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。」」
我以為師母不知從何處快速的知道我被資遣,回覆了師母的訊息以後才發現她並不知道,因此我將這段經文視為神透過師母要告訴我的。當時我心情並沒有太大的波動,反而還覺得奇怪,為什麼神突然要安慰我,我並不覺得如何。但當這段時間過的越久,許多心底對自己的疑慮、對工作的沮喪挫折一個一個浮出來以後,這段經文就像是條救命繩一樣緊緊的繫著我,讓我不致恐慌。
一向自己面對問題、自己想辦法解決,我其實很不懂得依賴、不懂盼望,因為我唯一能盼望的就是自己,假如連自己都不知道要怎麼面對,那我從哪裡去找盼望的緣由?因為任何不在我掌控裡的事,我都無法信賴。但現在再回頭去看那段經文,突然覺得,神要我學習信賴祂。所以祂才會不厭其煩的用各種方法提醒我:祂都在,都與我一起。
如果我沒有這些經驗,就更不可能相信神與我同在,就生不出信心,也長不出盼望。因為盼望是從千百次成就的信心裡生出來,而信心是從千百次神同在的安慰裡長出來的確據。信心不會無根無據突然出現,信心是經歷的累積,就像 J 前陣子分享給我《母親情結》裡提到的一樣。
「當嬰兒或幼兒在不高興或不舒服的時候,他們稚一的安慰 是來自慈母的安全懷抱;而當他們受傷的時候,慈母又提供了安慰,使他們的痛苦轉變成安全和感恩。當這樣的過程發生千百次之後,他們就會期待痛苦的結束,並且發展出一種美德,那就是盼望--為論現在的情況有多麼糟糕,都期待美好之事終究會出現。」
信心不是無緣無故就會生出來的東西,而是因為許許多多的經驗,讓我們學習到媽媽出門買菜半小時後必定會回來、喜歡的人們離開之後總還會有再聚首的時候、天上的神總會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看顧我們,這些都是從反覆不斷的發生當後建立起來的信任和規律。(所以責怪信心不夠真的是沒有道理的事,信心本來就不是人應該會有的)
當對神的愛有了信心以後,再回過頭去看當初神未應允的禱告,其實心裡可以明白當時的狀況,是我並沒有好好的準備我自己、對英國的就業市場太過輕忽。同時,也有可能是我想要的與神想要的並不一致,因為我所求的可能不是對我的靈魂真正有益處的,比如我渴望亮麗的職位、閃耀的另一半。但神看重的特質我卻不看重,比如溫柔、關心、誠實。但假如我看重的與神看重的並不違背,那麼又會如何呢?我其實也有點迷惘。
在這段待業準備期間,我好好的整理了我的工作經歷、我對自己的(負面)偏見。我知道這些都是神希望我能看見的,這些過程的珍貴及重要性遠勝於我的工作。…而我也在這過程中感覺到,神喜歡和我一起。我心裡祈求的,我既努力,也將一切交託給神,我們同心協力,而不是神高高在上的對我的生命比手劃腳。神在乎我的感受,所以祂才會安慰我,但祂也清楚有些必經的痛苦,我才能學會對我生命有益的功課。而功課我學到了,我將痛苦交託在祂手裡,祂也必定安慰,因為祂愛我、為我捨命。
我將我的心交託在耶和華的手裡,必不懼怕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